Home>>Birds>>Songbird

贺兰山岩鹨

2022-11-11 09:02:35 76

贺兰山岩鹨 summary

贺兰山岩鹨外文名Mongolian Accentor,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无亚种。

7acb0a46f21fbe096b63563fe7291b338744ebf807cc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据说1893年,一位俄罗斯生物学家骑着骆驼从乌兰巴托出发向西南方向考察,行至阿拉善地区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岩鹨,因其附近唯一的地理标志就是贺兰山,便以“贺兰山岩鹨”命名。没想到这一命名却误导了后来的学者们,他们在贺兰山里苦苦寻找,始终没有发现贺兰山岩鹨的踪迹。从此,贺兰山岩鹨便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近100年。20世纪80年代末,贺兰山保护区的专家王兆锭先生和他的导师东北林业大学的常家传教授开始了贺兰山岩鹨的寻找和研究,在贺兰山西侧的荒漠灌丛里发现了它,并采集到了标本。以此为标志,贺兰山岩鹨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后来又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并采集了标本,但是始终未见清晰的影像记录。

关于贺兰山岩鹨亚种分化,有的学者将贺兰山岩鹨分为2亚种,即指名亚种(Prunella koslowi koslowi)和蒙古亚种(Prunella koslowi tenella)。认为蒙古亚种上体较指名亚种灰,腹部纯白色,喉斑较小,翅较短,雄鸟翅长64-70毫米;而指名亚种翅长为68.7-73.7毫米。Vaurie(1959)、De Sehauensee(1984)基本上支持这一观点,认为中国分布的是指名亚种(Prunella koslowi koslowi)。但有的学者却不承认贺兰山岩鹨有亚种分化,认为贺兰山岩鹨属单型种(郑作新1976,1987;Howard and Moore 1980,1991)。

贺兰山岩鹨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善于在沙枣等灌丛中穿行和藏匿,遇惊则垂直起飞,四散奔逃。常做直线和波浪式飞行,一般不高飞,多贴地面飞行。飞行高度多在1米以下或1-3米以内,有时也见升入空中后原地振翅飞行。鸣声尖而细弱,多为二声一度,有时鸣唱也很悦耳。

贺兰山岩鹨主要以昆虫和沙地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据常家传、杭馥兰等(1991)在中国内蒙古和宁夏等地对该鸟胃的解剖,所吃昆虫主要有同翅目蚜科、木虱科、叶蝉科、半翅目网科、鞘翅目瓢虫科、叶甲科以及膜翅目蜂类和鳞翅目蛾类及其幼虫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沙蒿、籽蒿、油蒿、沙蓬、针茅、冰草、狗尾草、苜蓿等植物种子。

贺兰山岩鹨在中国为冬候鸟,每年10月中下旬迁来中国越冬,翌年4月初迁离。

贺兰山岩鹨的巢通常放置在接近地面的高度。每窝产卵4-5枚。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430项)。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贺兰山岩鹨 Life habit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枕、头侧、颊、耳羽棕褐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淡皮黄褐色或沙褐色、有明显暗色纵纹。头和后颈纵纹亦不明显或无纵纹。腰和尾上覆羽纵纹亦不明显。两翅暗褐色,羽缘皮黄色,翅上大覆羽和中覆羽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明显的白色翼斑。尾羽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具棕色羽缘。颏、喉烟灰色,新鲜羽毛具窄的白色羽缘,在颏、喉部形成鳞状斑,胸褐色,刚换羽的新鲜羽毛亦具白色羽缘而形成鳞状斑。其余下体皮黄白色或污白色、微具褐色纵纹或无纵纹。
虹膜深褐色,嘴黑褐色,脚土黄色或肉黄色。

贺兰山岩鹨 Distribution range and habitat

分布于中国和蒙古。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腾格里沙漠、阿拉善左旗、乌兰布和沙漠、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以及宁夏中卫与贺兰山山脚沙漠灌丛地带,也见于甘肃民勤和四川北部南坪(李桂垣等 1993)。
贺兰山岩鹨主要栖息于有沙漠植物分布的高原沙漠、戈壁滩和半荒漠地带,尤以沙漠边缘地带的戈壁、沙丘灌丛和人工防护林中较常见,也栖息于有成片沙枣、沙蓬、沙蒿等沙地植物的沙漠、戈壁滩灌丛和人工沙枣林,而且是最喜生境,有时也见于荒野、农田和山脚林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