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Mammal>>Ungulata

斑背小羚羊

2023-01-08 23:56:22 69

斑背小羚羊 summary

斑背小羚羊(学名:Cephalophus zebra)英文 Zebra Duiker、Banded Duiker、Zebra Antelope,法文 Céphalophe Zébré、Céphalophe rayé,西班牙文 Duiquero Cebrado,德文 Zebraducker,无亚种,是上几内亚森林特有物种。

0e2442a7d933c895d1439fb84e5d64f082025bafaae8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斑背小羚羊是昼伏夜出的物种,通常是单独和成对活动。但很害羞,在野外很少见到。正常的社会单位似乎是一对繁殖对,它们通过相互摩擦、舔舐和气味标记来加强对的结合。这个物种被认为是领地性的,并且(基于许多个体的严重伤痕)似乎非常激烈地战斗。虽然一般都很安静,但在求爱期间,两性都会发出嘶哑的咕噜声。

斑背小羚羊主要以水果、种子和叶子为食,有时也吃动物物质。

斑背小羚羊全年可繁殖,产后不久即受孕。妊娠期221-229天,每胎产1仔。雌羚在幼羚出生后的头2-3周内会将幼羚藏在茂密的植被中,平均每天4次探望并进行养育护理。幼羚的断奶期大约95天。性成熟大约两年。圈养寿命11-13年。

1999年, 根据其常见地区的估计密度为每平方公里是2.0只,其他地区每平方公里0.2只得出的总量估计数约为28,000只。 威尔逊(Wilson)2001年 认为这是一个高估量,并怀疑该范围内最多可能有15,000多只动物(因此大约有10,000只成熟个体),但此后由于圈套和射猎,种群趋势一直在下降,偷猎肉类并继续破坏西非仅存的少数原始森林。唯一的例外是一些狩猎压力低或有有效防止伐木和偷猎保护的地方。1998年,塞拉利昂未狩猎地区的估计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0只;2013年,塔伊国家公园为每平方公里0.4只。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斑背小羚羊 Life habit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斑背小羚羊头体长85-90厘米,肩高40-50厘米,尾长15厘米;成体重15-23千克。雌雄均有光滑尖锐的犄角,雄性长4-5厘米,雌性角短长2-3厘米。该物种拥有任何哺乳动物中最独特的皮毛之一,体部毛色从浅金色至红棕色,具12-16条黑色(有时是深棕色)横条纹;这一系列条纹从肩部后面开始,一直延伸到尾巴根部。每条条纹在脊椎处最宽,并在垂直向下延伸到侧面时逐渐变细;每个条纹在侧面的大致相同水平处结束。条纹的排列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下体,包括腹部、胸部和喉咙,是苍白的(金色到近乎白色),并且没有条纹。而头部、颈背、肩膀和小腿是深赤褐色或栗色。脸颊整体深栗棕色;没有明显的斑纹,但口吻是黑色的,下颚白色。大腿有黑色带状斑纹;在后腿上,这些带覆盖了踝关节远端的簇状腺体。尾巴通常与臀部一样红褐色(有时明显更白),没有条纹,底部有白毛。
年轻的斑背小羚羊的皮毛呈蓝色,条纹间隔非常近。从2个月大开始,被毛逐渐变成金色,7-9个月达到成体着色。

斑背小羚羊 Distribution range and habitat

分布于科特迪瓦、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
斑背小羚羊仅在西非的封闭树冠雨林中发现。它们在森林中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喜欢生活在原始低地森林、低山和丘陵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次生林和杂草丛中。